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快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市场对刘士余有两次误解:改革不是沽名钓誉

发布时间: 2017-02-28 14:04:44

市场对刘士余有两次误解。

第一次是他初初上任,履历光鲜,谦逊儒雅,媒体掘地三尺,并没有找出多少他的热辣猛料。

市场觉得来了一个“好人”。然而,刚经过了一次腥风血雨,大家的疑问是,他好,嗯嗯,可是,他行吗?

第二次是去年年底,突然流传出他大骂“妖精”的内部讲话,媒体又开始掘地三尺,热辣猛料喷涌而出。一时间,真是吓死保保,呃,是宝宝了。市场震惊来了一个“猛人”。然而,在这个无所适从的时节,大家的疑问是,他猛,呵呵,可是,猛就能行吗?

市场的误解其实也源于市场的无奈,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确实已经到了经不起折腾,同时又经不起耽搁的时刻了。

这一次,证监会发布会,刘士余的改革方向和意图才真正现出端倪。当市场知道,他不是一个只求自保的“好人”,也不是一个只求挂勋的“猛人”,市场说,他可能真的行。

稳:改革不是沽名钓誉

刘士余很稳。这一点也许有点出乎市场预料。

在这次证监会发布会前,整个市场都在热浪喧天的打“资本大鳄”。到了人神共愤、口诛笔伐、生吞活剥的地步。好在刘士余虽则早就提过,但没有“层层加码”,而是表现出较为理性的态度。

细想,倒不应让人意外。

每一届履新,都难免要和特朗普一样,日以继夜的颠覆旧令出台新令表明心迹。而刘士余上任时,可能是近年来最有资格和特朗普心有戚戚焉的人了。“我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但纵观一年来,刘士余没有在政策创新上大搞花样,没有突发奇想突如其来突如一夜狂风来。

他保持了市场预期的一致性。

要知道,这其实涉及市场问题的关键。

我们总是在说,中国的股市不成熟,为什么?因为股民不成熟。因为散户太多。因为赌性太强。我们怪罪股民不理性,可是为什么不想想,这很可能是因为政策制定者随意性太强。如果政策制定和执行者都不过是在期待政策的短期、或者轰动性效应,如果一个惊魂未定的市场,等着的总是另一场魂飞魄散,那又怎么能够怪普罗大众总在期待“政策市”?

改革不是沽名钓誉。但要遏制沽名钓誉的欲望,并不容易。

当每一位履新者都拿出“改革者”姿态大力推进各种政策,然后以改革阻力太大为由戴着改革先锋的光环绝尘而去时,不是这市场太凉薄,实乃这市场太脆弱。

仍然在市场中把政策看做一纸公文或者一种行政意旨,即使打着“市场化”的名义,也不过是对市场的损害。在前年的股指期货、去年的熔断机制上,这种扭曲达到了顶峰。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市场在千股涨停、跌停的魔咒中无法解套,在专家的唱多、唱空中无法自持,在政策的追捧、挽救中无法自理时,最难的是,恢复市场的信心,恢复市场对前景、对政策仍然具有一致性、可期性、可靠性的信心。

这一年,做的不错。

改革是风平浪静好行船,但保持一场静水流深的风平浪静,很不容易。

IPO:改革是潜移默化

但刘士余也没有停。这一点也出乎了市场预料。

这一年,IPO不退反进。刘士余上任以来至今证监会共核发297家公司IPO批文,其中2016年共计229只新股上市,创下近5年新高。

本国市场的IPO真是个怪胎。每一届新任主席上台必然要重言承诺市场化,市场化必然少不了注册制等。然而,在大刀阔斧一番以后,总是要回到一个市场化无法理解的前石器时代,停止IPO.

中国证监会历经7位主席,此前除了周正庆外五人9次暂停IPO,最长一次是14个月,郭树清任上。

IPO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即时来看,新股重启影响偏负面,IPO暂停偏正面,但影响有限,长期更不改变大趋势。

但就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认为IPO增加相当于从市场中“抽血”,是公司市值下降,市场动荡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说法,舍本逐末,而且荒谬,相当于自己公司市值下降,不去考虑自我革新、奋起直追和合理回报,不但要去怪是投资者无情,还要怪是因为投资者无钱。

抱怨“抽血”的人,没想过有“造血”这件事,不新陈代谢,“血”就充足吗?陈旧血液、甚至有废料闭环循环,恐怕只会滋生败血症吧。

所以,正常IPO,本身不是罪魁祸首,而且是良性的,市场就是需要不断有良好造血功能的新细胞进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公司治理,促进市场治理,促进投资者治理。

但改革不是迎合,要遏制迎合的欲望,却并不容易。

反反复复停IPO,是避重就轻,也是惰政的表现。如果说IPO变成了历次市场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器,那也只能无不遗憾地说,这是政策引导扭曲加引导政策扭曲共同导致的扭曲结果。而且,市场化程度因之受损,人为制造了一些所谓的稀缺资源,破坏了市场公平,引发了市场不稳定,又继续损害市场。

推进IPO,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资本市场的反映。一方面,更多优质公司上市有利于给投资者提供更优的“供给”,即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更多优质公司上市让市场更具活力,形成更优的“结构性”,促进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让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促进优胜劣汰。

这是不声不响的,在推进真正的市场化。

改革是潜移默化。

进:改革是高效务实

而且刘士余在进。其进度也出乎了市场预料。

股市的内幕交易、信息欺诈等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证监会“越位”和“缺位”共存的困境、权力很大和效果甚微的矛盾一直存在。

这一年,确实不一样。

一是狠。动真格的,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禁入人数达到历史峰值。2016年证监会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393名资本市场的涉案人被采取限制出境措施,20.64亿资金被冻结。针对IPO欺诈发行、中介机构推动造价、恶性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严查高罚。欣泰电气成为因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只股票,也是创业板退市第一股;苏嘉鸿内幕交易威华股份案则罚没金额超1亿元;市场操纵违法案件中,中鑫富盈、吴峻乐操纵“特力A”等股票案罚没金额超过10亿元。

二是准。抓住牛鼻子,挤泡沫,挤压投机套利空间。“炒壳”是一种。证监会“史上最严”借壳标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出台,西藏旅游等多家涉及借壳的上市公司终止重组,暴风科技等企业的并购重组相继被否,A股市场“壳”价下跌30%以上;再融资是一种。近几年,再融资规模已经占据总体融资规模的90%,但上市公司有上千亿募集资金闲置在购买理财产品等之中。2017年2月,证监会颁布再融资新政,遏制上市公司过度、频繁融资和定增套利。

三是严。积极建制,不但门槛变得更严,而且系统化,实现多层次监管。IPO的数量推进伴随着质量的跟进。对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执法变得更严,2016年近70家首发申请企业主动撤回申请;监管体系大框架逐渐成型。如大家所知,赵薇旗下公司与浙江万好万家公司之间的收购案,上交所已经发出了五封问询函,导致收购计划一次中止,一次出现重大变更,目前仍在博弈中。如许多人所不知,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权一直都有,但只有从去年以来,交易所向上市公司发出监管函、问询函的情形在A股市场上越来越频繁而常见。

改革是高效务实。

市场不傻:改革是艺术

改革是个有趣的事情。有那么多的目标,其中有很多看上去都是互相矛盾的。在一个公开市场中,更为明显。这不但是个遮掩不住的地方,而且承担了许多不是本市场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才会对证监会主席尤为关注。

成功的政策,其实应该是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改革不是东一锤子西一棒子,不是这儿一个政策承诺那儿一个政策下达就完了。在改革中要运用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

如果注册制是为了加强新陈代谢,那么先要加强造血功能,加强市场公平竞争度,投资者会有更多选择,公司会有更大经营动力;如果退市是为了淘汰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那么先要加大力度处罚违法违规交易,处罚不思公司治理只思空转套现,加上市场选择增加,慢慢的这些公司就会被市场遗弃;如果市场化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那么先要使市场更加公开透明,信息更完全,规则更完善,选择更充分,投资者的权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没有政策能够独木成林。政策本身,必须有内部的逻辑联系和战略布局,从而最后能够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有相当的自我修复和出清能力。这样,注册制、退市等等都好,本身就是一种水到渠成。

当刘士余淡然做了很多出乎市场意料之外的事情,市场也同样淡定时,我们至少能够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市场并不是大家所想象和传闻的那么傻和作。另一个是,市场认同了这个方式。

政策制定,越来越是个精准活儿,市场会知道谁懂它,也知道谁有负责任精神。政策制定的担当,表现在有决心,这可能是很多人能够看见的,但更要表现在有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计划,这可能是一时大家看不见的。循序渐进、科学系统、环环相扣,这才是稳中求进的真谛。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后记

屹立江湖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剑客,一种是刀客。

剑是礼器,比如尚方宝剑。所以,剑术的巅峰,是诚心正意,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剑客多情,因为剑客的终极目标,是正直、仁义,是给世界秩序。

刀为凶器,称为百兵之胆。所以,刀术的巅峰,是无往不胜,是魑魅魍魉徒为耳,妖腰乱领敢欣喜。刀客无情,因为刀客的终极目标,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是给世界教训。

当市场比江湖更险恶,所谓治理,需要的是多情剑客无情刀。一个多情的剑客,剑心合一,才能始终不忘初心。一把无情的刀,刀在手中,才能破空扫出新天地。

人人都在推崇的“珍珠项链论”,其实我不是很get得到。

但是,当刘士余笑对媒体说,资本大鳄是谁我不能告诉你时,我倒是仿佛感觉到,他在满身剑气中,有一柄长三寸七分,薄如蝉翼的飞刀,没有人见过它的样子,因为它例无虚发。

请加油!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