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杠杆的形式


信贷杠杆的形式按存款时间来划分,有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按资金运动方式所反映的物质资料内容来分,有固定资金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按信用的程度来分有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广义的信用还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汇价和汇率。我们这里只介绍固定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抵押贷款、银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
一、固定资金贷款
固定资金贷款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的基建和设备购置的贷款,包括大修理贷款、中短期设备贷款、基本建设投资贷款等。固定资金贷款主要是指基本建设贷款。1983年起,基本建设贷款由建设银行办理r资金来源由主要是财政拨款,即财政性无偿拨款改为贷款。固定资金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由于风险大,因而利率较高。固定资金贷款是信贷杠杆实施引导和凋节产业结构的重要形式。目前,除建设银行外,各专业银行部办理有固定资金贷款。
二、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给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燃科及动力、备品备件、必要的商品库存等流动资产的贷款。它主要包括超定额贷款、结算贷款、商品流转贷款、农副产品预购定金贷款等。目前,主要指超定额贷款、商品流转贷款,农副产品预购定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贷款一般较短和风险小,因此,利率较低,是最灵活的贷款,也是经济杠杆运用中最灵活的形式之一。流动资金贷款是信贷杠杆调节商品流通促进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三、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是指受贷者要提供物质保证才能贷放出款项。它与信用放款不同,信用放款是指银行单凭对借款者的信誉而对借款者无须提供物质探证而发放的贷款。而抵押贷款以物质作保证,即借款者,要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保证才能取得的贷款。抵押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各种票据,另一类是实物,借款者到期必须如数还给银行,否则有权处理其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抵押贷款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或个人以抵押品为保证从专业银行取得的贷款;二是专业银行以收取的各类抵押品力保证从中央银行取得的贷款。信贷杠杆就是指以二层次的抵押贷款。它与再贴现的区别在于不转让作为抵押品的各类票据的所有权。
四、利率
利牢,即利息率。一般是指利息同存或贷额在数量上的比例。此外,利率还有一个内在的含义,即指作为借款者在经营中所取得的利润与其中要作利息支付给贷款者的那一部分利润之间的比例,这个内在含义,既表现了利息来源于利润,又表现了利率依附于利息,利息又依附于信贷的内在联系。利率,是信贷杠杆的重要作用形式。
五、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专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的一部分存款数额。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是为保证存户的安全而建立昀,现在发展成为中央银行调整贷款或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率,专业银行所能贷放的存款就减少,银根就紧缩。反之,调低存款准备率,专业银行听能贷放的存款就增加,银根就放松。
六、再贴现
再贴现是指专业银行将客户现时收下的商业票据再拿到中央银行去申请的贴现。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再贴观原是专业银行为弥补短期资金不足或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确保安全性的一种措施,现已发展成中央银行调控信贷规模的一种手段。当需要紧缩银根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一方面,通过增加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控制专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市场利率的上升,收缩信用规模。反之,中央银行降低再贴观率,就能起到放松银根的作用。因此,再贴现率是信贷杠杆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再贴现和存款准备金都将成为信贷杠杆的重要作用形式。
上文就是对信贷杠杆的形式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