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评价中的注意问题


基金绩效评价就是在剔除了市场一般收益率水平、基金的市场风险和盈利偶然性的前提下,对基金经理人投资才能的公正客观的评价。
除了不能机械地照搬基金评估的定量分析指标,而是要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之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非数量化因素问题
基金评价指标都是数量化的,在实际选择基金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基金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说,基金评价期内,管理层和管理风格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经济大环境以及基金涉及证券的行业趋势等等,仅靠数字层面的分析是很难得到公正的评判的。比如,某类股票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呈上扬走势,任何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在这几个指标上都会表现很好,而当该类股票走低的时候,这些指标的数值也将很可能会随之走低。因此,投资者应该用评价指标的比较来缩小可选基金的视野,然后结合基金的管理团队、投资的风格、交易费用的结构、投资组合的潜在风险以及是否适合手中的投资组合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对目标基金做出较为全面的评判。
(二)绩效持续性问题
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估应坚持以业绩为核心,同时要关注绩效的持续性。从国外基金运作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基金的业绩稳定性比较差。究其原因,基金的优异表现可能是来自基金管理人高超的投资技能或好运气。如果基金的业绩不具备持续性,就不能用过去的业绩对将来进行预测。因此,基金业绩的稳定与否也是基金评估和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原则。在实际评价中,也要尽量选择较长的评价期,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评价期越长,评价指标就越能真实地反映基金的业绩。
(三)基准的选择问题
要将基金的绩效与市场状况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合理全面的参照标准。但是,中国目前尚无统一权威的市场指数。将基金与上证指数或者深证指数进行比较以反映基金绩效的方法不够喜观。因为,一方面,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都不是两市场的统一指数,而基金是投资于两个市场的;另一方面,基金只能投资于两市的流通股,而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是以总股本而不是以流通股本为权重,因此以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价都显得有效性不足。有观点认为应以两者的加权平均为基准,或者对两指数做出适当调整,但是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四)基金的可比性问题
根据不同的标准,基金可以分成许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基金本身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法律基础及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划分为公司型的和契约型的;根据变现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开放型的和封闭型的;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可划为成长型和收入型等。因此,在基金评价时,必须坚持同类比较的原则,不同类型基金进行比较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