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稽关系的分析


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内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收入-费用=利润”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及某项目数值与所属的各明细项目合计数的平衡关系等。这些基本的勾稽关系,是报表编制者判断报表编制是否准确的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2.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同利润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利润表的未分配利润项,因为,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而利润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两个不同时点之间就是一段时期,这两个时点上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应该等于这段时期内未分配利润的增量。所以,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年末数分别与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相等。
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需要注意的是,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来编制的,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都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利润反映了企业赚钱的能力,而现金净流量反映了企业获取现金和未来存活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以权责发生制来编制报表,计算出利润,来评价企业获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以收付实现制来编制报表,计算出现金净流量,来反映企业未来是否有可能存活下去,活得是否“潇洒”。
3.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不太精确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某些假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例如: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前提是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再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问存在的勾稽关系。报表分析者需要掌握,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会构成等式,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无法构成等式,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问的勾稽关系会被破坏。分析者应该考察报表中这些相关项目之间的关系,并从报表及报表附注中发现相关证据,进而形成对分析对象的判断。
4.前后期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本期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与前期报表的期末数相等,本期报表有关项目的累计数应等于前期报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期发生数等,这有利于检查报表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
5.财务报表主表和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主表和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有的有着比较简单的明细与合计的关系,有的也有比较复杂、涉及数张报表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例如: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就既与固定资产原价、净值和累计折旧发生勾稽关系,又与现金流量表的固定资产折旧发生勾稽关系。这样通过主表与附表的逐项比较,可以判明财务报表的编制中是否存在技术性错误和人为操纵留下的痕迹。
财务报表的技术性错误往往与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搅和在一起。因此,纠正财务报表的技术性错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对无技术性错误的被人为粉饰过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识别难度不小,特别是对无法检查企业会计账簿的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更是如此,要识别被人为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分析者需要了解与企业供应、销售相关的市场信息,与行业相关的多种宏观或微观的经济信息,并具备丰富的分析经验,同时要掌握识别粉饰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方法,以便对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有个全面的了解。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于你的投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如果对你的投资有所帮助,请点赞鼓励。关于更多的股票投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点掌财经!谢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