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
现已产生许多引申义,常常被用在经济上,如国家财政“三驾马车”、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等。
支撑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三种方式:税收,国债与发行货币。央视大型记录片《货币》中对国家财政“三驾马车”做了详细的解说。
“国家如同一辆马车,给马车提供动力的三匹马是税收、国债和发行货币。国家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控制经济的节奏,或者依靠税收来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国家还能通过借债来筹集资金,但是这三种国家权力都有严格的控制范围,都有不能跨越的红线,一旦这三种权力被滥用,就会威胁到国民与政府的关系,这个国家的货币就会遭遇信用危机,国家就会面临破产。”——《货币》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完整意义上的“三驾马车”是指在支出法核算中的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产品和服务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反应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反应投资需求;净流出等于货物和服务的流出减去流入后的净额,反应外部需求。这“三大需求”就是我们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上文就是对三驾马车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