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的前提条件


既然扩大内需是一场持久性战役,故国人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振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以期获得光辉灿烂的未来。因此,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总结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毋庸讳言,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行的,无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全凭摸着石头过河,许多人都存有不少模糊认识。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就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不一致。有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失误看成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也有人把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看成是旺盛的生命力,高喊“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喋喋不休的宣传介绍“美国模式”,什么都以美国为标杆,“东施效颦”似地加以模仿。如在经济管理中的企管高薪、房地产泡沫、证券泡沫等等,无一不是从美国模式中衍生出来的,徒然扩大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加剧社会矛盾,增添不稳定因素。这些失误和教训,都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的,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认真加以解决,以期增强国人的凝聚力。
2.商家企业要讲良知公德
中国消费还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4O ,扩大内需的目的就是要转型经济。我国经济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加快转型,由“基本内需加出口”的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加出口”的消费需求型转变。我国的公司企业特别是利润效益好的厂商,要从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吸取教训,要讲良知公德,具有爱国心、公益心和同情心。当此国家扩大内需之际,要加快企业经济转型。具有竞争实力的名牌公司更要有所作为,趁机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优质名牌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扩大其占有份额,为国家多创外汇;优质企业的产品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更多地赢得用户;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要物美价廉,薄利多销,使用户放心满意;即使是经营困难的企业,也要尽量消化其不利因素,尽其所能不使员工下岗失业。大型公司要帮助中小型企业,利润效益好的公司要扶持困难企业,扶贫济困,共度难关,切莫趁人之危,趁火打劫,遭世人唾骂。事实证明,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个生活无望者,就多一分社会的和谐安定。
3.藏富于民。
储蓄功德无量国人省吃俭用,长年积累,在银行储有2o万亿存款,竟相当于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O ,因而引起世界惊羡。
对于巨额存款,国内学界始终存有争议,一些崇尚美国模式的学者,将其誉为“关在笼子中的老虎”和“蓄于大坝中的水”,十分惊惧;银行也有人嫌其繁琐,试图对其小额储蓄收取管理费。笔者却以为,巨额储蓄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它多次帮助银行度过因管理不善造成呆账、坏账和债务缠身的难关,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可以说功德无量。有了这笔巨额存款,藏富于民,国家才会安定无虞 当今,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被金融海啸弄得焦头乱额,反思其所作所为,才知细水长流的可贵,羡慕中国这笔巨大财富的社会功能,纷纷称道中国人会过紧日子的传统美德。
上文就是对扩大内需的前提条件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