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改革的三个方面


需求侧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理解。
第一,需求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收入分配制度与体系的深化改革,既要考虑初次分配的改革也要考虑再分配的改造,更要进行土地制度、住宅制度、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这样才使我国居民目前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能力得以提高与释放,这是内需总量增加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这方面的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持续努力也与我国的整体国力相关。
第二,内需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调整还有赖于供给侧的配合,即我国的现行产业体系可以不断有优质新型消费品与服务生产出来,且能够通过全国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有效的流通渠道更快捷提供给消费者。为此要解决:
一是市场的统一与公平竞争问题,需要持续反垄断保竞争,目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等是构建统一市场的重点区域,而反垄断规制的实施等都十分重要;
二是建立更有效率的多层次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流通体系,例如线上平台与线下节点、城乡流通网络、社区流通网络、国内外协同的流通网络,物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等等融合有序,才能有效关联供给与消费,提高消费总量。
第三,扩大内需还需要消费者能够接受新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产品与服务才行。因此,推进新型消费理念形成新型消费习惯也是扩大内需畅通双循环的关键之一。从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的角度看,就需要开展居民新生活新消费方式的引导与培养。我国区域广大,不同区域居民的基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消费习惯与方式差异比较大,有的还不太符合绿色健康的生活要求,为此促进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的转变也是重要问题,因为消费理念与消费习惯改变才能最终转变整体的消费结构,才能优化消费结构,才能接受新消费。
上文就是需求侧改革的三个方面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