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融资存在的问题?


1.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大多是公司的股东或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认购,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借机向大股东等特定投资者进行利益输送。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口前二十个交易口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但对于基准口的确定,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公司可以通过对基准口的选择操纵定向增发的价格。如驰宏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就是通过控制定向增发基准口,使得定向增发新股的价格远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增发。公司在股价上涨时停牌,定向增发价格又是以停盘前的价格为基准,这样使得增发价格大大降低。当然,利用操纵停牌时间控制定向增发价格只是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途径之一。由于定向增发新股有一定的限售期,上市公司可以在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通过向市场传达各种利好消息使得股价上扬,这样股票上市流通之后,持股者就可以通过卖出股票获利。
2.存在潜在的扩容压力。
自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提出并且实施定向增发进行融资。而且发行股票数量多,筹资金额大。这无疑会使得这些股票在解禁之后给中国股票市场带来冲击。如东华,拟定向增发的数量为10亿股:而该公司市场上的全部股本也只不过3亿股。虽然东华定向增发的10亿股中,拟向非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发行的股份数量不高于本次发行股份总数的30%,但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的这三个亿,在一年之后这部分股票上市流通之时,也将使得现有的实际流通股本扩张一倍。因此,其以后对股价的冲击将是必然的。而由于众多公司都看好定向增发,到时上市流通的股份众多,因此很有可能给大盘带来冲击。
3.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可能并不优质。
很多上市公司向股东定向增发股票,换入这些股东所持有的优质资产。但这些资产的真正质量如何,是否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好的业绩,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因为公司在进行上市时就是将优质资产进行剥离之后上市的,故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优质资产。因此,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之时向上市公司注入的资产是否是优质资产,非专业人士并不能辨别出来。许多公司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很有可能是为了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转嫁宏观调控带来的市场风险。另外,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估价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如上市公司驰宏锌锗在定向增发时,拟向大股东收购的资产的价格就遭到质疑。可能是借定向增发之机向股东进行利益输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于你的投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如果对你的投资有所帮助,请点赞鼓励。关于更多的股票投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点掌财经!谢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