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指国家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后果的政策(见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而言,这种政策可以理解为收支平衡政策,按这一政策的要求,不宜有大量的结余,也不允许有大量的赤字。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实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中国的收支平衡模式,是将债务收入视为正常收入,即: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全部财政支出。这里的收支平衡的含义,还指不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以防止财政赤字推动货币供应量扩张,造成通货膨胀。但是,即使这种口径的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也不是所谓中性的。因为:
①财政可以通过发行公债的数量和发行对象的选择来调节居民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分配。
②中国的税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通过流转税和差别税率,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鼓励和限制的作用。
③中国财政支出中,投资支出的比重较大,可以通过投资规模和结构的调整来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上文就是对我国财政政策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