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行业前景分析


电力供应行业前景分析,电力供应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电力供应市场还有发展潜力吗?电力供应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高效、清洁能源发电、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能源投资重心向绿色清洁化能源转移,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绿色能源发电已然成为全球发电的重要力量。国家出台《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极大地激发了电力供应行业投资积极性,中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电源结构呈现“风光领跑、多源协调”态势,风电和光伏发电将逐步成为电源主体,煤电装机将在2025至2030年前后达峰。我国电源装机规模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35年将达到约35亿~41亿千瓦,2050年将达约43亿~52亿千瓦。作为重要的清洁电源,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经济竞争力也呈逐步提升趋势,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电源类型,预计2050年两者装机容量占比之和超过一半,发电量占比之和超过1/3。
电力供应行业中的电力设备很多,根据他们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通常将他们分为电气一次设备和电气二次设备。为了保护保证电气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供应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调节等的设备称为电气二次设备。主要有各种测量表计,各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直流电源设备等。
“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力消费稳步增长,用电量增速放缓。由于新旧动能转换还未完全实现,新动力不足以支持电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电力供应结构持续多元化,形成以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多电源类型的电力供应结构。截止到2019年底,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分别为17.7%、59.2%、2.4%、10.4%和10.2%,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7.8%、68.9%、4.8%、5.5%和3.1%。
电力系统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电力供应行业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电力供应行业的统筹发展必须兼顾。
2021年8月,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达到7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6.0%。电力供应行业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第二产业用电量4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量1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
2021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出能源消费总量增速5.6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新高,进一步反映电气化率提高。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报告》建议,“双碳”背景下,电力市场化改革正面临诸多挑战,应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引导新能源实现有序发展;扩大市场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创新机制,兼容新型市场主体,畅通分布式资源消纳渠道;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电力供应行业促进新能源与调节资源协同发展;改革输配电价定价机制,加强投资激励、优化新能源布局。
2020年到2050年,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电力供应行业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发生革命性变革,新的增长点和巨大商机凸显,低碳技术、清洁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新兴领域前景广阔。
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了解电力供应行业前景分析了。想要学习更多投资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