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的主动与被动有什么区别?


了解债券知识的投资者都知道,由于债券一般拥有较长的偿还期,债券投资被称为被动的投资。所谓被动的投资,也被称购买—持有策略。为采取这种策略,投资者只要简单地选择合适的债券就可以了。什么样的债券对投资者合适,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回答。最保守的投资者选择没有任何违约风险的国库券,而较保守的人也许会选择较低级别的公司债券,因为这种债券有额外利息支付,最终收益率也高。
被动的投资策略,不允许在债券偿还期到来之前出售所持债券。被动的投资者接受市场利率,而不打算取得超过市场收益率的额外收入。在利率平稳,即利率风险较低时,被动的投资策略是有优点的。因为收益稳定,价格波动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市场利率稳定,利息再投资收益率也稳定,再投资收益率风险也很低。当然,被动投资策略也要求物价平稳,购买力风险较低;同时也要求持有多种高级别债券,违约风险也低。
在以上前提下,被动投资策略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可以接受的真实收益率。由于被动债券投资策略的前提条件比较苛刻,在前提不成立时,被动债券投资就不合适了。这是金融基础知识。例如,如果市场利率发生波动,债券价格将波动,同时再投资收益率也波动;如果物价上升,购买力风险也增大。为了取得理想的真实收益率,必须考虑到诸如市场利率、再投资收益率、购买力等风险因素,因而必须改变投资策略,采取主动的债券投资策略。
主动的债券投资策略不是严格地采取购买—持有策略,而是根据市场变化作出持有、出售、购买等决策。主动的债券投资包括以下三种策略:调整债券期限策略,基于利率预测而买卖债券的策略、基于市场无效率而买卖债券的策略。
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了解债券投资的主动与被动之分了。想要学习更多投资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