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煤炭分析


我国电力煤炭分析: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我国能源供给情况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富煤是我国能源禀赋的特点之一,而煤炭也是我国保障能源供应的主要抓手。
国家统计局15日最新发布数据显示,1-5月,我国生产原煤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其中,5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10.3%,日均产量1187万吨。
尽管我国煤炭供应长期以国内为主、进口为辅,年进口量约2亿~3亿吨,仅占总消费量的5%~7%。但是,由于国内煤炭市场化定价程度较高,进口煤价格对国内市场煤价区间底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口方面,受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进口呈现“量减价扬”。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国内进口煤及褐煤累计9595.5万吨,同比下降13.6%,累计总金额达到97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7.5%;原油进口总量达到2.17亿吨,同比下滑1.7%,累计总金额达到9671.8亿元,同比增长53.0%。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国煤炭供应将保持较快增长,煤炭需求将逐步回暖,预计煤炭市场将呈现供需两旺局面。
随着“迎峰度夏”的到来,多个产煤大省也不断加大煤炭保供力度。在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张翔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山西对符合核增条件的煤矿“应核尽核、应增尽增”,加快具备条件的停建缓建煤矿复工建设,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适度布局先进产能项目。
未来增加煤炭生产仍是保供的首要任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500处以内,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12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今年前5个月,我国煤炭进口均价高达1018元/吨,是2015到2020年平均值的2.1倍,因此国内煤炭稳价面临较大挑战。
中电联6月20日发布的《CECI(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周报》显示,目前主产区煤矿整体继续保持即产即销状态,各煤炭主产地省份陆续召开并印发保供稳价方案,但煤炭供应偏紧状态无明显改善,煤炭长协供应量紧张,面向市场销售量不足,煤价高位运行。
最新一期的CECI沿海指数5500、5000大卡电煤综合价为871元/吨、793元/吨,分别比上期上涨14元/吨、10元/吨,现货成交价为1336元/吨、1156元/吨,分别比上期上涨67元/吨、30元/吨。
国际方面,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649元/吨,较上期上涨56元/吨,环比增加3.5%。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应依旧偏紧,同时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价格整体维持高位运行。
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了解我国电力煤炭分析了。想要学习更多投资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