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中不同类型的股票


在美国股市中,股票也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股票之间,有其不同的价值特点,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相应的类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来看一下美股中不同类型的股票。
美国的基金经理人习惯于不断地在小盘股、大盘股、成长型股票.价值型股票之间进行换手,这种“风格化投资”在华尔街全面盛行。总的来看,历史数据显示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股,价值型股票表现优于成长型股票。
1.大盘股和小盘股
从整体统计结果看,大盘股和小盘股的长线投资收益非常接近,但两者表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强弱轮动。1945~1960年期间,小盘股表现不及大盘股;1960~1975年期间,小盘股略强于大盘股;1975~1983年期间,小盘股年复利回报率达到35. 3%,超过大盘股15. 7%的2倍,9年间小盘股总体问报率超过14倍;1983~2000年期间,小盘股表现低迷,不如大盘股。
小盘股表现最出色的1975~1983年处于美国股市16年大箱型整理的后半段,这时期,美国经济正从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下滑中复苏,同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企业外围经营不稳定,大企业的前景不明朗,而中小企业船小调头快,中小企业因此得以在经济走出萧条过程中表现出色。除了1975~1983年这8年的经济动荡期之外,大盘股整 体收益水平要好于小盘股,这反映了规模效益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经济各行各业竞争格局日益趋向集中的大趋势。
2.价值股和成长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很难相信会再次出现大萧条和股崩,人心稳定,百业待兴,1945~ 1966年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50点一路上涨到1000点。60年代,费雪的成长股投资理念开始兴起,整个60年代美国股市经历了从成长到概念的狂热。1966~1982年,指数在1000点高点和600点低点之间震荡了16年。震荡期间,股指在1972 年底、1976年底和1981年上半年形成了三个阶段性高点,而1972年底的高点是“漂亮50”(美国50个大盘成长股)的大涨形成的:1972~1974年股市大幅下跌过程,成长股下跌幅度要远大于价值股。1976 年底股指的高点是价值股的上涨形成的,休现出成长股赚钱效应破灭后,市场投资风格取向发生了变化,价值股受宠。1972年的“成长股”推动股指高点与1976年的“价值股”推动的股指高点,两个高点间隔周期达4年之久。1981年上半年的股指高点仍然是成长股的冲高造成的,与1976年的高点再次间隔4年左右。1982 年8月,美国股市大牛市开始,价值股一路领先于成长股到1989年上半年,长达7年之久,然后成长股开始发力,从1989年下半年迅猛上涨到1991年底,持续两年半时间,此后价值股再度领涨两年,1994年初成长股开始发力,一路狂飙6年至2000年。
重点:在股市低迷阶段,价值股较成长股抗跌,在股市上涨的前半段,价值股往往表现优于成长股,随着股市的上涨,投资者情绪开始日趋乐观,股市上涨的后半段,成长股表现越来越好,最终形成股市的顶点。但高点并不都是由成长股加速上涨形成的,在股市的长周期震荡阶段,价值股冲高同样会形成股市高点,两种风格有轮换表现的倾向。
总体而言,大家在投资股票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保持平和的心态,这也是如何避免股市风险的要点之一。股票市场包容开放,但因为投资股票是无法避免所有风险的,所以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赚钱的。正确的投资理念可以帮助大家冷静的选择投资方式,尽可能的获得有用信息进行分析。上述的美股中不同类型的股票就是大家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如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对板块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我们会积极采纳与努力改进。有关更多的股市专业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