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双日K线中的乌云盖顶陷阱(上篇)?


如何破解双日K线中的乌云盖顶陷阱(上篇)一直是股民朋友们非常热衷的话题,但是很多股民朋友们缺少相关的经验,也不了解其中的技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简评:上升动力减弱,见顶信号。无须确认,利淡信号强烈。
特征:乌云盖顶形态由两根K线组成,第一根K线是一根坚挺向上的阳线,第二根K线为一根跳空高开低走的阴线。即第二天的开盘价超过第一天 的最高价,也就是说超过第一天K线上影线的顶端,但是股价却收在接近最低价的水平,并且收盘价明显向下深人到第一天阳线实体中。通常深人到第一天阳线实体的幅度越大,则说明该形态的技术含义越高,即顶部反转形态的可靠性越高,如果全部吞没第一根阳线实体,则见项信号更加明确。通常,乌云盖项形态发生在一个超长期的上升趋势之中,在实盘中前后两根K线既可以是光头光脚的K线,也可以是带上下影线的K线,其判断意义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乌云盖顶形态属于一种见顶回落的转势信号,通常第一根K线为升势阳线,显示升势向上拓展,短期向好。第二根K线是大阴线,其开盘价要比上一日阳线要高,而收盘价则必须低于第一根 K线实体的1/2以上,这样才是标准的乌云盖顶形态。
形态辨认法则:
(1)第一日为大阳线,继续其上升趋势。
(2)第二8为大阴线,其开盘价高于前一8大阳线的最高价。
(3)第二日的收盘价超过前一日大阳线实体的1/2以上。
(4)乌云盖顶形态应出现在上涨趋势的项部或阶段性高点。
技术意义:乌云盖顶为项部反转形态,市场走势本处于上升趋势之中,然某一天出现一根大阳线,第二天市场开盘向上跳空高开,此时买方完全掌握着行情的主动权。这可能是庄家营造利好气势,最后-击以达到推高出货的目的。然而,第二天开盘后股价并没有持续上冲,也没有在高位企稳,而是向下回落,收盘价深入到第一天阳线实体的1/2以上,或者接近最低价,这意味着市场上升动力已经耗尽,买方策划的最后-一波上攻失利,结果被卖方控制了局面,形成下跌趋势。
判断形态效力和操作要点:
乌云盖顶是一个见项信号,预示股价可能会见项回落,为强烈的卖出信号,一旦出现应该果断离场为好,散户应该对这一形态要有所了解和把握,凡在高位出现乌云盖顶形态,第二天又继续收阴时,应坚持卖出股票,等待股价回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反转力度的强弱:
(1)第二根阴线深人到第- ~根阳线实体部分超过1/2,深人幅度越深,说明市场见顶回落的概率越大,否则见顶反转的意义不大。若第二天大阴线所显示的收盘价低于前一日阳线的实体,则演变成穿头破脚包容形态,同属利淡信号,应逢高了结。
(2)第二天开盘时股价以跳空缺口向上穿越主要阻力区,然后很快掉头向证明买盘的力量弱,高位缺乏接盘,大势见项的迹象已经显露,这可加强形态的见项信号。
(3)第二天开盘初期的成交量越大,表明其中潜伏的投资者获利回吐的意义越强,但也反映有人人市买货,股价一旦被压低回落,这批在高位买货的人将会亏损并套牢,将来股价一旦接近高位,即引发这批人争相抛盘,高位抢货的人将成为日后潜在的抛盘者,今后市场再上涨的机会降低,乌云盖顶形态发挥的见顶效力因此而变得强烈。
特别提醒:第一天大幅高开而形成的一字线、十字星线、T字线或锤子线,与大阳线具有相同意义,可以理解为实体大阳线。第二天在高位大幅低开形成的小阴线、十字星线、⊥字线或倒锤子线,从图形表面上看,似乎不符合乌云盖顶形态的基本特征,但其研判意义是相同的,投资者应注意。
2.乌云盖顶陷阱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行情后,在相对高位拉出一根加速上涨的大阳线,接着第二天市场借势高开,但略作冲高后,坚守不住市场抛压,股价向下滑落到第一天的大阳线实体之内且吞没了大半条阳线,形成了标准的乌云盖顶形态,构成卖出信号。投资者据此纷纷抛售股票离场,等待股价的深幅回调。可是,乌云盖顶形态产生后不久经过短暂的整理后,股价重拾升势,形成乌云盖项形态陷阱。通常有反弹高点乌云盖顶陷阱、上涨过程中的乌云盖顶陷阱、冼盘或试盘中的乌云盖顶陷阱和突破前的乌云盖顶陷阱等。
(1) 反弹高点乌云盖顶陷阱。在下跌过程中,股价出现超跌反弹,不久一个乌云盖顶形态封堵了,上涨势头,预示股价反弹结束,股价将再次出现下跌走势,从而构成卖出信号。但是,卖出后股价只是小幅下跌或横盘整理,很快又回到.上涨通道之中,因而形成反弹高点乌云盖顶陷阱。
好了,如何破解双日K线中的乌云盖顶陷阱(上篇)就全部介绍完毕了,大家应该都了解技巧了吧,如果你要学习炒股的话,一定要掌握以上的技巧哦。关于更多的股票投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