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息外在条件不充分


从历史经验来看,按照降息缘由和性质标准划分,降息可分为应对危机和顺应周期波动两种类型。1987年美国股灾、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美联储采取了应对危机式的高频率大幅度降息,而1995年、1998年美联储降息采取了顺应正常经济周期波动的低频率小幅度的降息。可以看出,如果本次美联储降息,应仅仅是为了应对短期通胀水平低迷以及外围不确定做的防御性措施,是顺应美国实体周期性波动而采取的跟随式调整,并非是应对金融或经济危机而进入的高频率长期降息通道。
对美元指数(98.1119, 0.0540, 0.06%)来说,从长期来看,虽然美元指数可能受到其财政赤字恶化的影响而下跌,但是短期来看,由于当前全球进入降息潮(近期,韩国、印尼、南非、乌克兰、土耳其均降息,欧央行降息的市场预期也较强),所以美元指数也会受到来自非美经济体及其政策的影响。如果美国经济相对非美经济体尤其欧洲经济向好,造成欧央行政策宽松预期强于美联储,则美元指数仍将被动地处于高位,除非美国基本面数据或财政赤字超预期恶化,否则短期内出现美元指数趋势下跌概率较低。
就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而言,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市场出现我国应跟随式降息声音。就此问题而言,是否跟随式降息可以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来看。从可能性来讲,由于美联储本次降息的性质可能是跟随其经济周期调整的缓慢降息而非应对危机式高频率大幅度的降息,因此,美联储降息空间或有限,这使得我国降息的外在条件不甚充足。
从必要性来看,当前我国基本面数据相对良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较之前有所改善,汽车消费回暖,房地产投资好于市场预期,基建和制造业均稳中有升,因此降息的必要性不足。当前在内部相对均衡的情况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会跟随外部均衡的变化而变化。就人民币(6.8874, -0.0060, -0.09%)汇率而言,正如上述分析,由于我国基本面企稳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相对稳定,即便美元指数被动走高,也不会对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造成实质性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就我国债市而言,由于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以及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独立,不宜将其作为我国债市继续走牛的理由之一。
如果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和股票操作技巧,请关注点掌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点掌财经官网,和靠谱的人一起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