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是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一般来说,央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工具,央行与其他银行的区别在于央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那么央行是如何干预外汇市场的呢?
一、中央银行的间接干预
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干预利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汇率的走势。
1、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入或卖出政府债券,影响外汇汇率走向。当市面上投机过度,物价指数太高,货币汇率下降过快时,中央银行就会在证券市场上卖出高息的政府债券,那些买入债券的投资者,就会用现金来换取债券。这样,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该货币的价格自然就会上升,即汇率开始上升。
2、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借钱给商业银行的“利息”。当商业银行缺钱时,有两种办法获取:一种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支付“再贴现率”;另外一种是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公众存款。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迫使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过高而导致放贷无利,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加息。如此,“再贴现率”就可以影响存款利率,进而影响汇率。
3、调整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决定提高准备金率,就会使所有的存款机构中不可动用的资金增加,从而导致社会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减少。如表明中央银行的意图是扩张货币供给、降低准备金率,那么对货币汇率的上升就会带来压力;反之,则情况正好相反。
二、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市场主体参与外汇买卖,进而影响外汇汇率的走势(如日本中央银行就一贯采取干预日元的行动)。
当某种货币的买盘非常强劲时,直接干预行为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卖出这种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卖出的货币数量相当有限,就只能够产生稍微的贬值,那么汇价随后通常都会再度上涨,结果干预的行为只会让买方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该货币;只有中央银行进行大量的干预,汇率的走势才有可能发生反转。
三、官方发表申明或讲话
这种方式可以对外汇市场以舆论导向的方式进行试探性的打压或抬高。
中央银行的干预可能只局限于稳定汇价的范围内,可能是希望扭转汇率走势,也可能是仅仅测试市场的走势,还可能是试图操纵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它们可以直接干预汇率,也可以通过利率政策来进行间接的干预,甚至采用道德劝导或威胁等手段。它们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中央银行的意图与行为都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