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降息事件的具体意义


降息是金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中的影响和意义比较多,下文就2012年的历史降息事件的具体意义进行了整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6月7日宣布,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十万元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减少250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这是3年半来央行首次降息。7月6日,央行再次降息。
按照原定计划,6月经济数据应在11日公布,但6月7日央行就宣布降息。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降息符合预期,但在数据公布前就降息早于预期。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经济下滑压力仍然很大,才迫使央行在第一时间降息。”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从4月份的各项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明显的下行压力,而如果企业贷款需求和贷款成本不能被有效压低,中国将面临着经济进一步回落的压力。本次降息后,预计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出现降低,从2012年的信贷规模来看,25个基点的降息将至少为贷款方减少1450亿元的利息支出,这对于整体经济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融资成本的降低,加上2012年财政政策的不断配合,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见底,并从第三季度回升,中国年经济增速将至少保持8%。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表示,央行下调利率主要是基于宏观基本面的考虑,旨在调整内需稳定经济增长。诸建芳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滑的状态比较明显,此时央行下调利率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采取的措施。他表示,即将出台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进一步反映经济放缓的趋势。
楼市影响:将刺激楼市继续回暖。
此次利率调整后,对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按照贷款100万元、2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如果按照基准利率,月供将减少150元;按照首套房85折利率优惠政策,降息后月均还款额减少122元,购房者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在这种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去年以来的几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同,在当前楼市快速明显回暖的背景下,此次降息对楼市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购房者对购房行为的决策除了居住需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信贷政策,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可以说是人们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绝不能出现反复。但此次降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市场预期,对一直在观望的购房者,可能会将降息的举动理解为“政策底”已经出现,从而尽快出手买房。
专家认为,宏观政策的利好将在2012年下半年继续刺激刚性需求的释放,但房价全面反弹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首先,由于3—5月份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银行可用的贷款额度正在快速减少,部分二线城市的银行已经开始把利率往基准回调,刚性需求的释放使得市场已经开始期待进一步降准的配合;其次,下半年将会是利好后充分体现的集中期,市场暂时不会出现恐慌性购房,下半年购房时机更好;第三,限购等行政手段的调控政策依然执行力度很大,且开发商的库存依然偏大,同时未来潜在供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这种供求关系也决定了楼市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
这里就历史降息事件的具体意义展开说明是因为这样看降息会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当然这样无法看清楚里面更具体的逻辑关系和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