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利弊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所以接下来将对通货紧缩的利弊进行简单的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
通缩对于遏制炒房和促使部分本该有还款能力的人,提前还款有促进作用。在人们看中货币贬值而纷纷借钱,造成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缩是非常好的遏制手段,可以遏制人们拼命借钱置换固定资产,再拿固定资产抵押继续借钱购置固定资产,而后等待货币贬值从中获利的行为。可遏制因此带来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在通缩的时候,可以对某些实业进行补贴和政策福利,可以引导固定资产中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缩还能遏制资本外流,并能提高已经外流后的资本回流时的代价,防止国际恶意大资本“抽血”行为。
通缩还能在本国货币国际化时候产生积极作用,只有慢慢升值的钱才会被全世界所欢迎,每种货币在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前,都会经历一波强劲的升值时段,所以通缩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不行,而是一种经济操控的手段,可以配合其它的辅助措施(如减税,补贴等)来引导资金的走向。美元对全世界的“剪羊毛”其实也算是通缩手段。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通货紧缩的利弊分析是一种辩证分析方法,这在经济学研究中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