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合理化途径


今天我们聊一聊企业物流合理化途径。
1、对厂址选择进行科学决策
考虑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适应性
2、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进行合理布置
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各类设施的空间布置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合理化的前提。各车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车间内各台设备的相对位置一经决定,物流路线被决定。
应合理布置、减少物料流的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并避免物料运输中的混乱、路线过长等现象。
图:工厂布置调整与物流改善
3、合理控制库存
库存管理要满足三个目的。
①原材料成本下降
原材料采购时,如采取大批量购买战略,价格和供应费用可下降;但批量太大又会导致库存增加,库存费用也随之上升。反之,为了降低库存,采取小批量购货原则,又会导致价格和采购费用的损失。应按照原材料成本最低的原则决定购货批量。
②保证供应,防止缺货
要有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库存,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因此,要根据原材料种类、它们对生产的重要性、采购的难易程度,合理制订各种物资的存货定额。
③减少流动资金
4、均衡生产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均衡生产就是生产物流流量的均衡,这是杜绝生产中浪费现象的重要措施。
例:某小型工厂,其最终成品的组装几乎都集中在每月下旬。上旬、中旬、下旬的成品产出比例是0:2:8,生产物流很不均衡。经调整生产计划后,其上、中、下旬产出成品比例达到2:3:5,仅此一项,每月可增加利润几十万元。
均衡生产的最佳状态是从毛坯投入到堆积、不间断、不超越、有节奏的流动状态,是工序间在制品存储量向零挑战的生产组织方式。
实行均衡生产的主要措施是科学地制订生产计划和加强对生产的组织管理。
5、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
物流机械的配置主要考虑以下条件。
①根据物料形态与特性、搬运工艺要求、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别与规格的物流机械,而且要注意系统配套。
②要根据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机械化水平。
③物料的单元化和集装化
用托盘或容器将物料集成一定规模的单元,并以货物单元的规格化、标准化为基础,使搬运、储存设施的规格统一起来,能使搬运机械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物流系统效率。
6、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物流信息系统几乎覆盖了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
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控制生产物流节奏,压缩库存,降低生产成本,合理调度运输和搬运设施,使厂内物流顺畅。这些都是依赖于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
在工厂外部,原材料供应市场和产成品销售市场的信息,也是组织工厂物流活动的依据。
因此,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
这些就是企业物流合理化途径了,了解更多财经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