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中的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的模型中变量因素比较多,其中的定性影响是比较好判断的,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模型的变量特点也会有较大的差别,最终也是会对有效需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下文就是对经济周期中的有效需求的简单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
以企业追求利润为假设前提,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的新的收入—支出模型在解释经济周期的同时,对收入分配周期也作了系统的阐述。
W/(R+π)具有均衡的比率。当经济高涨时,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W/(R+π)小于均衡值,呈现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当金融体系不能支持投资继续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经济开始出现衰退,W/(R+π)上升,贫富差距缩小,W/(R+π)向均衡值靠近。穷人的消费倾向要远远高于富人。当经济处于高涨阶段时,由于投资的累积扩大引起资本存量价值的增加,除了使W/(R+π)下降以外,还使得W/(D+R)也下降。原因是R=iK,D=dK,即利息等于利息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
在利息率和折旧率不变的前提下,利息成本和折旧成本是与资本存量价值成正比的。W/(R+π)和W/(D+R)下降说明,随着经济的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的上升,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而企业降低价格就会亏损,这就是有效需求问题的核心。
上文就是经济周期中的有效需求简介。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送上不同的金融类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