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失灵成本的表现形式


权威失灵成本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企业的中层经理及中层以下的职员对于企业高层经理的重大决策或长远发展规划采取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甚至抵制的态度。因为这些重大决策可能与中层经理人员的利益有冲突,或是增加其工作难度等,他们必然利用各种条件,采取相应的对策。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争夺预算和争夺投资。在大企业里,一个部门拥有员工多,占有可供支配的资源多,则可能提高该部门的级别,可以设置较多的职位层级。因此,一些中层经理人员会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拼命的争夺资源,特别是在缺少强有力的投资预算时,很容易产生过度投资倾向。如上海宝钢集团在1996年由于某些分厂争投资,企业内部膨胀,效益下降,集团领导采取果断决策,包括财务管理电子化、裁员22%等一系列措施,1998年一跃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
三是片面追求某些绩效指标而不考虑总体效益。在大企业里企业领导总是设计出一套内部考核指标来评价中下层经理人员,并据此进行奖惩。因此,完成企业领导强调的指标,就成了中下层主管的目标。由于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经济效益上和生产流程上往往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时,中层经理人员之间往往存在攀比心理,可能影响企业高层决策的贯彻执行。因此,企业领导对中下层经理人员的奖惩产生的激励作用却要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到负效应。
四是交易关系转化成人际关系。市场交易处在独立企业之间时,两者之间是平等的竞争关系。而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如上遭工序的半成品转入下一道工序,就是另外一种交易。特别是交易价格不是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丽是一种内部的转移价格。这种转移价格无论采取什么定价方法,如指令性成本定价、指令性基础定价等,都可能包含有更多的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某些中下层经理对企业高层领导的不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引发企业内部动力损失,增加组织费用。如上海客车制造公司就存在上下道工序转移价格不合理而造成上下意志不统一。
这就是权威失灵成本的表现形式的主要内容了,学习更多财经炒股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