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影响审计的重要因素很多,审计师应根据被审单位面临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至少应考虑下列因素:
1. 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因此:(1)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2)在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基于将财务报表使用者作为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理性地作出相关决策的一个集体来考虑的;(3)如果注册会计师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在确定重要性时需要考虑特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以实现特殊审计目标
2.金额和性质。
3. 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4.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1)不同的CPA在确定同一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2)仅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只是提供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重要性并不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
审计重要性确定的方法:
在即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下,审计师通常将重要性水平分解到各个具体审计项目当中,其中考虑的因素举例如下:
1.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而得。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审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师可以过去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为依据,考虑被审对象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以修正,判断本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
2.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审计风险相对较低,一般而言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较高,审计重要性水平就低,需扩大审计测试。
3.根据被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被审单位规模越大,确立审计重要性水平应该越高;不同行业执行的会计规范不一样,也直接影响审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4.涉足新业务。若基本业务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就有理由重点关注,并适当降低重要性水平。
5.数字异常波动。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使用者做出反应,审计师应重点关注变动较大事项,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这就是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的主要内容了,学习更多财经炒股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